【勞工政策】民建聯顏汶羽倡最低工資按方程式一年一檢 就最高工時立法保僱員健康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5/24 00:00

分享:

分享:

民建聯勞工政策副發言人顏汶羽撰寫勞工政策倡議書,提出10多項建議,並將約見再培訓局、各勞工團體及勞福局官員商討。(經濟日報記者攝)

本港的勞工政策一直引起不少爭議,民建聯勞工政策副發言人顏汶羽認為,本港應該趁高失業率檢討勞工政策,建議最低工資應改以方程式根據通脹等因素計算,減少每兩年一次的政治爭拗,亦因應港人工時過長,應從職業安全角度訂立最高工時,參考外國以每周50小時為討論基礎。他將約見再培訓局、各勞工團體及勞福局官員,商討有關建議。。

顏汶羽表示,勞工政策上勞資雙方的分野一向很大,民建聯作為政黨可以更加宏觀,不側重任何一方去檢視政策。

他在勞工政策倡議書提出15項勞工政策建議,他提到過往勞資雙方都要就最低工資水平,每兩年拉鋸一次,今年最低工資更首次在無共識下凍結,認為在經濟差的情況下,以後有關爭拗只會愈來愈多。

他說,現時最低工資是由最低工資委員會參考一籃子數據後決定,而自己早在逾10年前討論草案時已建議,最低工資水平應以方程式計算,當中需加入消費物價指數及工資中位數作為參數,最少一年一檢,可加可減。他認為建議能夠保持不大幅影響勞工市場結構,確保實質工資水平,商界亦能夠預視來年工資情況,相信接受程度較高。

標準工時是另一個未達共識的議題,政府在2018年決定不為合約工時立法,交由11個行業三方會議討論,但至今未有成果。顏汶羽認為,標準工時涉及「補水」,必然引起勞資雙方爭論,但香港僱員工時過長屬世界前茅,有必要從職業健康角度為最高工時立法,防止員工過勞。

他續指,最高工時以健康作為基準,觀察到世界不少地方的最高工時都定在每周48至52小時,認為本港也可以50小時開展討論,而針對65歲以上長者的上限可作調低。他說,不論行業,人體對於工作時數都有極限,亦相信資方關心員工工作的極限時數,認為爭議較少。

失業率高企下,縱使不同政黨都要求推出失業援助,但勞福局局長羅致光都以不同理由拒絕。顏汶羽指,需要「審時度勢」的是政府而非政黨,市民當下有需要政府就應承擔;他建議利用職津框架,將最低一級津貼的工時要求由72小時下調至零,為期6個月,起碼能解基層失業人士的燃眉之急。

顏汶羽表示,他將約見再培訓局、各勞工團體,聽取意見修訂其建議後,再遞交予勞福局考慮。

已打2劑疫苗滿14天可縮短檢疫期 一文看清不同地區返港人士安排:https://bit.ly/3nXRuSY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徐紹軒